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
元稹〔唐代〕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时节临近黄昏,山色青翠正散发着柔润光华。
杨柳最先飘起漫天飞絮,梧桐接着绽放朵朵鲜花。
林间鸟鸣似知节序暗转,彩虹横跨遥指天际云霞。
已读懂天地风云的深意,何须担忧春雨误了庄稼。
注释
山渌:山间清泉。
光华:光芒,光彩。
放:花开。
鴽: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
赊:长,远。
简析
此诗通过清明暮春的细腻观察,展现对自然规律的通透认知与超然心境。全诗以“山渌光华”为底色,铺陈杨柳飞絮、梧桐开花、鴽鸟啼鸣、虹跨天涯的春日意象,尾联将具象观察转化为时序变换的深刻理解。诗中既暗合清明润苗的农事规律,又巧妙寄托了顺应自然的人生智慧。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东都洛阳(一说长安万年县)。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699篇诗文 186条名句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李凭箜篌引
李贺〔唐代〕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水槛遣心二首
杜甫〔唐代〕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