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牛赋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了解牛吗?牛这种生物,体型魁梧,头颅硕大。耳朵低垂,双角环绕于首,毛疏皮厚。它哞哞的叫声,犹如黄钟大吕般浑厚有力。即便顶着烈日曝晒,它也能每日耕作百亩良田。它一来一去,翻出的垄沟又长又直,使你们能栽下禾苗、种上黍。它不但要参加耕种,参加收获,还要拉着大车跑。它把一车车粮食送到官仓,自己吃得却不好。它使穷困的人富裕起来,使饥饿的人肚子装饱,自己却不要半点酬劳它时常陷身泥泞,步履蹒跚于荒野之中。人们对此不感到丝毫惭愧,反而享受着牛带来的无尽利益。它的皮角被人用掉,全身骨肉都不能自保,有的破开做皮绳,有的装进俎豆作祭品。由此可见,在万物之中,没有比牛更加无私奉献、牺牲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牛赋》是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柳州的十年之间的感愤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柳宗元诗文选注》注释组.柳宗元诗文选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2月第1版.第28页

赏析

  第一段作者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利满天下,无可逾者。既以牛为描写对象,虽是小篇赋,也仍然按照赋体铺陈其事的表现方法,极写牛的各个方面,第一,先绘其形:“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仅此十六字,便使牛在形体上塑造了力大、憨厚、耐劳的形象。再摹其声:“牟然而鸣,黄钟满脰。”这是说:牛哞哞地发出叫声,脖子里震荡着浑厚的低音。写声音之沉实,正与其形体相谐和。第二,写耕垦之劳:“抵触隆曦······己不适口。”耕、种、收、运,无所不事,真是泽披于人。再进而写劳作之苦。“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使穷的人富了,饿的人饱了。而功劳却没有,有时陷进泥中,有时倒在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牛赋》是唐朝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篇赋。第一段,作者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利满天下,无可逾者。第二段借着对羸驴的描述,痛快淋漓地画出那些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又依傍权贵飞扬跋扈小人们的丑态。第三段,抒发感概,渲泄激愤。作者将寓言手法用到赋中,讴歌理想,针砭世俗。通过牛与驴的生活、姿态、贡献的对比,表达自己高洁傲岸,不与小人同流的志趣。结尾运用反语,发泄对世道不公的愤慨。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出生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著有《河东先生集》。 236篇诗文  192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贾岛〔唐代〕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江边柳

鱼玄机 鱼玄机〔唐代〕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进学解

韩愈 韩愈〔唐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